星空在线,星空在线(中国)

物理学科两科研项目入选2016年度“南开大学十大科技进展”

发布者:孙经纬发布时间:2018-04-25浏览次数:941

(通讯员 夏焕云)近日,学校公布 2016 年度“南开大学十大科技进展”,我院陈树琪教授、田建国教授主持的“非手性超表面实现可控旋光”项目和陈省身数学研究所、理论物理学科陈景灵教授主持的“EPR操控的研究”项目入选。

“非手性超表面实现可控旋光”项目以陈树琪教授、田建国教授为主要完成人,主要攻关微纳光学中基于非手性亚波长人工微结构的增强旋光效应。在传统光学中,旋光现象仅存在于手性材料中,是需要光在材料中长光程的传播累积才能被显著测量的弱效应。在该项目中,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可控旋光的近场叠加新理论,利用两种非手性人工微结构分别独立调控左右旋光相位,进而在远场复合叠加实现可控旋光效应。通过对微结构尺寸的有序设计,实现了对旋光度大小更加直接、灵活的操控。由于所提出的微结构旋光设计仅有波长的二十分之一大小,因此被称为微结构增强的巨旋光效应,对纳米光子学的进一步理论研究,以及基于微纳光学的分子检测、成像等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与潜在应用价值。

EPR操控的研究”项目以陈景灵教授为主要完成人,主要攻关理论研究和实验检验Two-Qubit系统的“非对称EPR操控”。该项目的研究背景为,1935年爱因斯坦等人提出著名的EPR佯谬;作为回应,薛定谔提出了EPR操控的概念;2007Wiseman等人从严格定义EPR操控,指出其是一种新型量子非定域性, 介于量子纠缠与贝尔非定域性之间,并具有非对称的特点。该研究工作的创新点在于首次论证了对于一类 Two-Qubit量子态存在两次投影测量方案的非对称EPR操控,为理解单向量子操控提供了一种直观的视角,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,同时也展示了量子操控在完成单向量子信息任务方面的应用前景。

    据悉,南开大学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活动旨在宣传我校重要科技成果,充分展示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进展。按照《南开大学十大科技进展评选办法》有关规定,获奖成果须经校内公开征集、初步形式审查、网络投票、校学术委员会评审等程序,并报学校批准同意后产生。